被抽中现场检查已有数月,江苏康瑞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瑞新材”)IPO按下暂停键。
按照计划,康瑞新材拟在深市主板上市,募资规模11.05亿元。当前,康瑞新材的审核状态为“中止”。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本次发行前,康瑞新材的实控人朱卫、LI LI(李莉)夫妇二人合计控制公司超七成股权。IPO前,包括现金分红及转让股权变现在内,朱卫夫妇合计套现约1.2亿元。而康瑞新材本次拟使用2亿元募资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其合理性与必要性必将成为监管层关注的重点。
作为一家精密金属材料企业,康瑞新材的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领域,公司客户集中度高居不下,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比超八成。其中,富士康集团为康瑞新材的最大客户,2024年销售收入占比39.59%。
康瑞新材还面临主要产品产能利用率参差不齐、存货与应收账款双高的挑战。截至2024年末,康瑞新材的应收账款、存货账面价值合计为10.44亿元,占流动资产、总资产的比例分别为71.74%、39%。
IPO前大额分红实控人转让股权变现
资料显示,康瑞新材成立至今已有24年。2021年10月,康瑞新材完成股份制改制。2025年6月末,深交所正式受理了公司的首发申请。
IPO申请被受理仅数日,康瑞新材就被抽中现场检查。到目前,由于IPO申请文件中记录的财务资料已过有效期,需要补充提交,康瑞新材的审核状态为“中止”。
深耕精密金属材料20余年,康瑞新材专注于高精度、高性能及特定结构精密金属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消费电子、工业装备、汽车零部件等领域,且以消费电子领域为主。
按照计划,此次康瑞新材拟发行新股不超过1888万股并在深市主板上市,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1.05亿元,分别投入到年产5000吨钛合金材料项目、年产4000吨金属层状复合材料零部件及复合材料项目、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康瑞新材是一家“夫妻店”,在实控人持股比例较高的情况下,本次IPO前公司曾大手笔实施分红。
招股书显示,2023年9月,康瑞新材进行增资扩股,获得金石基金、()等新股东共计3.34亿元增资,公司员工持股平台也以1208.25万元参与本次增资,这也是康瑞新材申报IPO前三年内唯一一次实施增资扩股。
与此同时,康瑞新材的实控人之一LI LI(李莉)以6000万元的价格向比亚迪转让所持康瑞新材138.89万股,直接持股比例由9.07%下降至5.5518%。
本次发行前,康瑞新材的实际控制人朱卫、LI LI(李莉)夫妇二人直接和间接合计控制公司4107.65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72.52%。本次公开发行完成之后,二人控制的股份比例将不低于54.39%,仍处于较高水平。
而在2022年和2024年,康瑞新材曾两次现金分红,分别派现4000万元、5000万元。
综上粗略计算,包括现金分红及转让股权在内,IPO前,朱卫、LI LI(李莉)夫妇二人合计套现约1.2亿元。
本次发行中,康瑞新材拟使用不超过2亿元募集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一直以来,左手大额分红、右手融资补流都是监管部门对IPO企业的审查重点。康瑞新材此次募资补充流动资金的合理性与必要性,也将引发监管层的重点关注和问询。
超七成收入依靠X公司产业链
备战主板上市,康瑞新材经营业绩快速提升,但同时公司也面临下游集中度较高的风险。
招股书显示,2022年至2024年,康瑞新材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0.53亿元、24.86亿元、29.98亿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755.6万元、2.29亿元、4.11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3585.45万元、2.27亿元、4.15亿元。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上述报告期内,康瑞新材来自于消费电子领域的销售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4.52%、89.72%、90.61%。其中,康瑞新材来自X公司产业链的收入分别为7.58亿元、21.73亿元、21.21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74.39%、88.41%、71.62%。
尽管康瑞新材并未直接指明X公司的名称,仅称其为全球消费电子领域龙头企业,但从其披露的主要客户名单来看,该巨头的身份已呼之欲出。
各报告期内,康瑞新材来自于前五大客户的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61.39%、84.63%、84.77%。其中,富士康集团为康瑞新材的最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22.96%、45.89%、39.59%,联丰集团、()、()、捷普集团均是康瑞新材的主要客户。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彼时已经入股康瑞新材的比亚迪,一跃成为公司第二大客户,且为康瑞新材贡献了28.42%的收入。
对此,康瑞新材称,主要是比亚迪在2023年底完成对捷普集团消费电子产品零部件的移动电子制造业务的收购,延续捷普集团与公司业务合作,成为公司前五大客户。
需要注意的是,本次康瑞新材IPO募资大部分将用于产能扩建。但从当前的数据来看,公司多个产品的产能利用率并不高。
招股书显示,2024年,康瑞新材的主要产品中,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精密金属磨光棒、精密金属异型材、精细金属丝的收入占比分别为65.23%、8.28%、19.14%、7.11%。
2022年至2024年,康瑞新材的金属层状复合材料产能利用率分别为51.04%、97.99%、101.55%,精密金属异型材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0.11%、59.36%、63.46%,精密金属磨光棒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5.54%、96.65%、77.82%,精细金属丝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3.26%、64.27%、75.5%。
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下,康瑞新材积攒了大量的库存。各报告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1.46亿元、3.58亿元、3.99亿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25.64%、18.18%、27.39%。
同期,康瑞新材应收账款账面价值分别为2.84亿元、6.85亿元、6.45亿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49.82%、34.83%、44.35%。
截至2024年末,康瑞新材的应收账款、存货账面价值合计为10.44亿元,占流动资产的比例为71.74%,且占总资产的比例为39%。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9月,康瑞新材曾因漏缴11万元税款被江阴海关罚款3.3万元。2023年12月,康瑞新材又因子公司员工违规排放废水被南通市生态环境局罚款10万元。